更新时间:
兔风流沙生羊三三,「马会,词语解答解读落实
兔风流沙生羊三三,「马会,经典作答解释落实: (温馨提示:即可拨打)
兔风流沙生羊三三,「马会,完美解析解释落实〔2〕、
全国服务区域:北京、上海、南京、宁波、福州、福州、昆山、舟山、洛阳、合肥、九江、天津、成都、廊坊、西安、、长沙、武汉、张家界、深圳、广州、福州、昆明、太原、常州、徐州、镇江,黄石,大冶,铜陵,芜湖,苏州,张家港,太仓等城市。
兔风流沙生羊三三,「马会,快答揭晓落实查询:
北京市(东城区、西城区、崇文区、宣武区、朝阳区、丰台区、石景山区、海淀区、门头沟区、房山区、通州区、顺义区、昌平区、大兴区)
上海市(浦东新区、徐汇区、黄浦区、杨浦区、虹口区、闵行区、长宁区、普陀区、宝山区、静安区、松江区、嘉定区、金山区、青浦区、奉贤区)
成都市(锦江区,青羊区,金牛区,武侯区,成华区,龙泉驿区,青白江区,新都区,温江区,双流区,郫都区)
长沙市(芙蓉区,天心区,岳麓区,开福区,雨花区,望城区)
昆明市(五华区,盘龙区,官渡区,西山区,东川区,呈贡区,晋宁区,富民区)
广州市(荔湾区、越秀区、海珠区、天河区、白云区、黄埔区)
深圳市(罗湖区、福田区、南山区、宝安区、龙岗区、盐田区)
杭州市(上城区、下城区、江干区、拱野区、西湖区、滨江区、余杭区)
武汉市(江岸区、江汉区、硚口区、汉阳区、武昌区、青山区、洪山区、江夏区、沌口区、蔡甸区、东西湖区、经济开发区、东湖高新区、)
西安市(新城区、碑林区、莲湖区、灞桥区、未央区、雁塔区)
苏州市(虎丘区、吴中区、相城区、姑苏区、吴江区)
南京市(玄武区、白下区、秦淮区、建邺区、下关区、浦口区、栖霞区、雨花台区、江宁区、)
宁波市(海曙区、江东区、江北区、北仑区、镇海区)
天津市(和平区、河东区、河西区、南开区、河北区、红桥区、塘沽区、汉沽区、大港区、东丽区、西青区、津南区、北辰区、武清区、宝坻区)
无锡市(梁溪区、滨湖区、惠山区、新吴区、锡山区)
合肥市(蜀山区、包河区、庐阳区、瑶海区、政务区、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区、滨湖新区、新站区)
福州市(鼓楼区、台江区、仓山区、马尾区、晋安区、长乐区)
南宁市(兴宁区、青秀区、西乡塘区、江南区、良庆区)
太原市(小店区、迎泽区、杏花岭区、尖草坪区、万柏林区、晋源区)
南昌市(东湖区、西湖区、青云谱区、湾里区、青山湖区、新建区)
兰州市(城关区、七里河区、西固区、安宁区、红古区)
喜欢游泳、滑冰、打球,喜欢染发、烫发,喜欢跳舞,喜欢红色,喜欢把家收拾得一尘不染、规整有序,这就是96岁的袁婆婆,一生都这样热爱自己的生活……
1
遇见袁婆婆时她正在楼下蔬菜摊上挑选小葱,一身大红色棉布外套、头戴白色绒毛的帽子、围着一条宽大的深色围巾,搭配得很喜庆,收拾得干净利落。
2
早就听邻居说九十多岁的袁婆婆身体特好,没什么毛病,天天还要爬楼梯上下几趟五楼的家。颇想听听袁婆婆养生秘诀的我,于是主动上前去打招呼,顺便也想看看她爬楼梯,看看她一个空巢老人的生活状况。
3
她很乐意我去她家坐坐,爽快地付完小葱钱就领我朝她回家的方向走去。
4
袁婆婆1929年生人,全名袁光美,重庆黄桷垭人,今年已经96岁了。袁婆婆是在1956年、也是她女儿三岁那年来到成都生活的,这一住就是近七十年,成都早已经成了她的第二故乡。
5
袁婆婆的老公在西南市政设计院工作,她则在家操持家务,相夫教子。
6
女儿长大后,她才去家属委员会工作过一段时间,主要就是为居民忙点家长里短的事情。
7
袁婆婆现在的住房是老公单位的福利分房,五十多平米,一套一,在五楼。
8
一路上,袁婆婆语速很快地告诉我,她老头子已经过世多年,现在一个月有五百多元的抚恤金、二百多元高龄老人补助金和女儿孝敬的两三百元钱过日子。钱虽然不多,但够用了。
9
主要的是她身体没什么大毛病,没有医疗费负担,再说一个人吃得少,其他花费也少,日子因此过得去。
10
很快来到袁婆婆居住的院落,她指着单元门前的一把小椅子说,这是她走下楼梯后经常要在此小憩一下的地方。而在单元楼梯的二楼和四楼也有两把简易椅子,这是社区为了方便上下楼老人歇歇脚而专门安装的。
11
袁婆婆爬楼梯的速度完全出乎我们的想像,她一手扶着楼梯、一手提着小葱,呼哧呼哧地就爬上一楼,爬到二楼,中间完全没有停下来的意思,完全没有老年人腿脚使不上劲的顿挫。
12
直到上了四楼,袁婆婆才坐在简易椅子上歇脚,边休息边在棉衣里掏钥匙,她说每次都是在四楼停下来坐一会儿,顺便掏出开五楼家门的钥匙。
13
走进袁婆婆这个五十多平米的小套一,最让我惊讶的是房间物品之多和物件收纳的整齐。进门的客厅从饭桌到斗柜、从沙发到床铺、从茶几到阳台,到处都堆满了大大小小的物件,但都归置得井然有序。
14
客厅中靠墙斗柜上的小马小猪玩偶、红脸的关公塑像、三只银色天鹅烟缸、一对成心形的海豚陶瓷、三只黄色的小象石刻、一对张牙舞爪的仿铜雄狮……都是左右对称、前低后高地有序排列着。可以看出这些小物件都是经过多年收集而成,每个物件都被擦得光亮如新。而在这些小物件的背后是大大小小的相框,留下了袁婆婆一家人不同年代的幸福时刻。
15
客厅里让人眼前一亮的还有铺着大红色床单的老式木床和用沙发改造的小床,床单很平整、被子折得有棱有角,一看这两个床就很少使用。袁婆婆解释说,这是给来看她的女儿和孙子准备的,只是他们都很忙,电话问候得多,上门看望时间少……
16
客厅的阳台被推拉窗封了起来,成了客厅的一部分。阳台上除了一张小沙发,还有排得整齐、码得很高的箱子,这些物件都被袁婆婆用不同的床单、桌布遮盖得严严实实,想想也都知道是些没什么用、但又不想丢弃的老物件吧。
17
而在这堆箱子的上面,则挂着袁婆婆冬天穿的多款大衣,衣服以红色系为主,都很亮眼。在大衣旁边晾晒着多双浅色的短丝袜,可以看出袁婆婆出门穿搭都很讲究,丝袜是每双鞋的必搭之物。
18
就在这安排得满满当当的阳台上,袁婆婆还很用心地挂了一片满天星,通上电之后小灯泡一闪一闪的,充满童真。这就是一个96岁独居老人对生活阳台的妆点,想想都让人感觉温暖……
19
袁婆婆热情地把我又带进了她的卧室,迫不及待地介绍她每天看电视的地方。袁婆婆卧室四角都堆满了收纳柜,柜子上面都用桌布搭盖着,花花绿绿、整整齐齐。
20
卧室的中间是一架2米的大床,床上铺满了多层红色系列的床单、被子,如同新人的婚房,特别喜庆。袁婆婆说她喜欢红色,喜欢红色的床单、红色的枕头、红色的被盖;床头的塑料花也是红色的牡丹和粉色的桃花;窗前的椅子上也放着红色的靠垫;而与大床斜对的电视柜上也摆着一枝玻璃罩着的红色玫瑰花。
21
袁婆婆说,她每天晚上六七点就爬上大床休息,喜欢斜靠着床头看电视。她一般都是早上7点过起床散步,顺着锦江走一个多小时才回家。
22
早上吃奶粉,中午和晚上有什么吃什么,一点不挑食。袁婆婆喜欢吃肥肉,吃瘦肉还有点消化不好。目前血压不高,视力还可以,就是耳朵有点背了,说话声小了听不太清楚。
23
袁婆婆家的厨房与阳台相同,很小、很旧、但很干净。小厨房有一个被分隔成几层的碗柜,最上一层放着两口炒锅,都用塑料袋包裹得严严实实;中间层重叠着常用的大小碗和炊具,按花色分别罗列。碗前面还排列着一块姜、一个大蒜,一把铮亮的小菜刀;最下层则放调料,大大小小的瓶瓶罐罐排列得整整齐齐。
24
在厨房和阳台间砌起了一个洗碗池,热水器下方的水龙头正一滴一滴地滴着水,池中的盆子已经快要盛满。看来袁婆婆也弄懂了这个“节约用水”的招数。
25
最后来到袁婆婆的沙发上,她一边给我们翻看影集,一边说起了曾经年轻的自己……
26
年轻时的她很喜欢运动,打球、滑冰、游泳样样都来。现在家里还有多件当年穿的游泳衣。
27
她特别喜欢跳舞,年轻的时候爱去舞厅跳,退休后和老伴一起去坝坝里跳,跳的都是交谊舞。
28
袁婆婆一直喜欢打扮自己,每个月她的钱都主要花在买新衣服和做头发上,染发烫发的习惯她坚持到了91岁才放下。
29
袁婆婆说起往事眉飞色舞,满眼都是光,对生活的热爱已经感染到了我这个想躺平的人……
编绘/杨仕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