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
1月10日,山东省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解读《健全完善新能源消纳体系机制促进能源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
“通过市场机制引导,‘十四五’期间,山东新能源利用率一直保持在较高水平。2023年全年利用率达到98.5%,2024年利用率达到97.6%。 ”山东省能源局副局长岳建如说到。
山东是首批全国电力现货市场试点省份,2024年6月份已经成功转入正式运行。山东电力市场在优化电力资源配置等方面积极探索新能源参与市场路径。当前,省内的集中式新能源可选择全电量参与市场,与常规机组同样参与中长期、现货市场;也可按照国家和省有关政策,选择部分电量参与市场。后续,将根据国家要求逐渐扩大新能源参与市场比例,在2030年前达到国家要求的新能源全面参与市场的目标,通过市场机制引导新能源健康可持续发展。
同时挖掘火电调峰能力提升新能源消纳空间。健全完善市场机制,合理设置现货市场价格上下限,有效发现分时价格信号,挖掘火电等调节性电源调峰能力,提高电力系统的灵活性。低谷低价引导火电机组加大灵活性改造,挖掘机组深度调峰能力近700万千瓦,减少的上网电力全部腾让给新能源发电;运用价格信号引导电力用户削峰填谷。建立市场分时价格全链条传导机制,完善电力零售市场套餐分时约束机制,将现货价格有效传导至终端用户。通过价格信号引导用户侧增加午间填谷负荷500万千瓦,有效助力新能源消纳。
按照国家有关制度和规则,山东建立省内富余新能源参与省间现货交易机制,当预测省内新能源消纳困难、发生弃电时,可通过省间现货市场外卖富余电力至其他省份,进一步扩大消纳范围,减少省内弃风弃光。
大众新闻·齐鲁壹点 李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