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
1月8日,政协浦东新区七届四次会议举行分组会议,审议常委会工作报告和提案情况报告。委员们一致认为,报告内容充实、要点明确,对政协过去一年的工作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梳理,催人奋进。各分组会议现场,委员们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饱满的履职热情,踊跃发言,气氛热烈。
张辉委员认为,每一年政协工作都丰富多彩。今年有两点感受特别深刻,首先是制度建设非常完善;其次是特别注重效果,这对整个效率的提升起到了非常好的制度保障。
李建超委员表示,把每项工作做细、做深、做扎实、做完美,让“金点子”转化为“金钥匙”,是政协委员的作用和展示的方式。
张珊凉委员是一名民企“掌门人”,一直非常关心涉企政策。“政协委员都聚焦自身领域积极建言献策,作为一名新委员我获益良多,今后也将积极履职尽责,激发民营企业升级新活力。”
过去一年,浦东新区政协持之以恒加强政协队伍建设,主动适应提高现代化履职能力的要求,不断推动浦东政协事业实现新提升、展现新气象。
参加委员培训以及赴云南省怒江州、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市开展交流合作的经历,让洪萱萱委员对守初心担使命有了更深理解。“无论是个人成长还是更好地参政议政履职方面,都有了非常大的升级,新的一年,要高水平、高效能、高质量地履职为民。”
各分组会议现场,委员们立足自身专业和领域踊跃发言,为加快打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引领区,凝聚人心、凝聚共识、凝聚智慧、凝聚力量。
“2024年,我参加了由浦东政协举办的现代家庭教育论坛,感觉到了这项工作的价值和意义。”围绕家校社协同育人等议题,王雅琴委员表示,在落实“双新”课改的背景下,如何更好推进浦东新区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成为一项重要课题,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应同等重要,需要全社会引导和重视。她建议,2025年政协能打造更多平台,对家庭教育工作进行引导。
孙万驹委员是一名医务工作者,他就发展健康经济、构建紧密型医联体、完善医疗服务体系等提出建议。“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是浦东的三大先导产业,可以进一步形成集结效应。”在他看来,“AI+医疗”在浦东有先发优势和独特基础,“浦东的人口基数为‘AI+医疗’打造了相当大的应用场景和广阔的发展前景,可以做一些引领示范性的工作。”
面对“越来越卷”的现象,肖志华委员和大家分享了“向上卷”的观点。“不要拼价格了,拼到最后都没有利润。”肖志华认为,“要提高产品的价值,让别人离不开你,不断去打造新的附加值,才有意义。浦东也应该多去思考这方面。”
聚焦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工作主线,委员们紧紧围绕引领区改革发展大局建言资政。
“在产业技术的发展过程中,政府的引导意义非常重要,报告提到聚焦‘发挥浦东科创优势,大力发展人形机器人产业’等开展专题协商。对我们行业从业人员来说,感受很深刻。”杨跞委员表示。
侯山宝委员认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工业的低碳化发展十分关键。他建议相关各职能部门设立低碳发展联合协调机制,利用好物联网、AI大数据等技术,优化生态管理系统,组建开放环境数据库,并加快启动制定企业和各类商品碳中和标准,帮助企业实现碳足迹与欧盟等发达经济体以及大型跨国企业的对接认证,为企业绿色发展和低碳出口提供标准指引。“实现工业企业的绿色低碳转型有利于浦东进一步提升国际竞争力。最终达到数字化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能源结构、提升生态环境质量,创造更宜居的生活环境。”他表示。
(来源:浦东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