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
时间是最好的过滤器,曾经风光无限的互联网互助平台,如今还剩多少?
01
民政部指定个人求助网络服务平台
水滴筹、轻松筹、安心筹、无忧筹……曾经风光的互联网互助平台如今还剩多少?
民政部 25 日公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个人求助网络服务平台管理办法》有关规定,民政部按照“自愿申请、依法依规、公平公正”原则,组织开展了个人求助网络服务平台遴选工作。经评审委员会评审和社会公示,指定水滴筹等三家平台为个人求助网络服务平台。
民政部今年10月《关于遴选个人求助网络服务平台的公告》提到,申请指定为个人求助网络服务平台的,应当符合《个人求助网络服务平台管理办法》第四条规定的条件,即具有独立法人资格,实际经营或者开展活动二年以上;只从事个人求助网络服务,有功能完备的业务系统,具备线上线下服务能力,具备查验通过其发布的求助信息真实性的能力等等。
民政部明确,此次公示时间为2024年12月17日至2024年12月23日。公示期间,如对拟指定名单有异议,可通过电话、传真等方式如实反映。
而在民政部此次指定的三家“个人求助网络服务平台”中,正在筹备赴港上市的水滴筹无疑最引人瞩目的存在。
02
正筹备赴港二次上市的水滴
作为一家以“水滴筹”、“水滴互助”和“水滴保”为核心的健康保障平台,水滴公司自2016年成立以来,凭借其独特的商业模式迅速崛起,成为互联网保险科技领域的佼佼者。
然而,随着公司的发展,其面临的挑战和争议也日益凸显,尤其是崛起于互联网互助形式的水滴筹同资本市场挂钩时,更容易受到关注。
前不久,水滴公司CEO沈鹏接受媒体采访时透露,公司在寻找机会回港二次上市,最快有望两年实现这一日标。
“赴港二次上市”的新闻一出就引发不小讨论,毕竟不少互联网科技粉丝都清楚地记得,2021年5月,水滴筹成功登陆纽交所市场,成为赴美上市成功的第一家保险科技股,短短三年时间,水滴筹为何又要赴港二次上市呢?
或许可以从水滴筹在美股市场上的表现看出一些端倪。
2021年5月7日,水滴公司递交招股书仅三周后,就正式登陆纽交所挂牌上市,股票代码“WDH”,发行价12美元,发行市值达47.3亿美元。
然而上市后水滴公司股价一路走低,截至美东时间2024年9月20日,水滴公司股价为1.05美元/股,总市值3.87亿美元,较上市时蒸发了43.43亿美元。如今,水滴公司的股价更是在1美元的退市警戒线上徘徊。
根据纽交所上市规则,如果上市公司连续30个交易日的平均收盘价低于1美元,公司必须在6个月内将最近一个交易日的收盘价和最近30个交易日的平均收盘价恢复到1美元以上,否则将触发纽交所强制摘牌、停止交易。
显然,长期在1美元附近徘徊的水滴筹随时可能出局,对于需要融资的水滴筹而言,二次上市就成了必然选择。
这样的操作对于其他赛道企业而言并没什么大问题,可水滴筹毕竟是一家靠公益起家的互联网企业,水滴筹的商业模式经历了从公益到商业化的转变,其一举一动很自然就会被大众关注,而随着水滴筹成功赴美上市,类似服务费的关键数据也浮出水面。
03
多次变动的服务费
互联网是有记忆的,三年之前,彼时水滴公司在2021年11月30日发布第三季度财报时强调,水滴筹坚持零服务费模式,没有从医疗众筹业务中获得任何收入。
而水滴筹在初期为了迅速扩大市场份额和赢得用户口碑,采取了零服务费的策略。这一策略使得水滴筹在短时间内获得了大量用户和关注,但同时也带来了运营成本的压力。
于是乎,水滴筹在2022年初就放弃了零服务费策略,这在当时引发了不小争议。
2022年时,水滴筹试点收取的服务费为单个筹款项目的3%,同时设置了5000元的上限。这意味着,无论筹款金额多少,水滴筹收取的服务费都不会超过5000元。
针对水滴筹收取筹款用户3.6%“手续费”的说法,水滴筹业务负责人郭南洋表示,水滴筹仅对单个筹款项目收取3%的服务费(最高不超过5000元),“0.6%是第三方支付平台扣除的渠道手续费,在用户捐款时就会自动扣除,并不是水滴筹收取的。”
实际上,第三方支付平台扣除的0.6%的渠道手续费自水滴筹上线时就一直存在。据水滴公司联合创始人、水滴筹医疗事业群总经理胡尧介绍,2020年1月以前,这笔费用一直由水滴公司承担。
3%的服务费一面市就引发了不少用户反感,认为水滴筹用免费聚集了大量互联网人群后,开始了违背初心。部分用户认为这一举措是合理的,因为平台需要维持运营和提供服务;但也有部分用户表示担忧,认为这可能会增加筹款人的负担。
不过考虑到在水滴筹上线之前,互联网大病求助平台一般收取2%~5%不等的服务费。相比之下,水滴筹试点收取的3%服务费处于这一范围内的较低水平,舆论的声音逐渐变小。
可让网友不满的是这3%的服务费还不是固定的,仅仅一年之后,就有报道指出水滴筹的服务费已经上调至6%,再加上“0.6%的第三方支付平台扣除的渠道手续费,意味着筹款有6.6%会被抽走。
当然,根据《慈善法》规定,慈善组织的年度管理费用不得超过当年总支出的10%,而我国公益基金会的管理费比例大致在5%-10%之间。因此,从这个角度来看,水滴筹目前的服务费依旧不算高,只是这样的变化,多少让网友心理有些膈应。
04
风波不断的诈捐传闻
作为中国首家上市的互联网医疗筹款平台,水滴公司是一家致力于保险和医疗保健服务的领先技术平台,其业务由水滴筹、水滴互助、水滴保险三个部分组成。
其中,我们耳熟能详的水滴筹是用户裂变的工具,负责吸引流量和获客;而水滴互助是提供低门槛的事前保障服务;水滴保险则是通过向用户售卖保险获益,将流量变现,负责盈利的业务板块。目前付费用户已超过3亿人,按规模保费计算,水滴保险已成为国内排名第二的互联网保险平台。
从水滴公司的业务构成可以更好地理解其成长模式,之所以能如此之快地成为国内排名第二的互联网保险平台,水滴筹在引流、获客上绝对是功不可没的。
然而,快速引流、追求规模,也让水滴筹出现多次出现审核不严,涉嫌骗捐的事件。
近日,据红星新闻报道,因罹患霍奇金淋巴瘤,现年29岁的兰某飞通过水滴筹发起目标90万元的筹款。然而发起筹款后不久,兰某飞就因在多个微信群晒新房照片遭到群友举报。多位受访捐赠者表示,兰某飞在群里发布筹款消息5天后便开始晒新房照,还在群聊中自称“几天进账了70多万元”,被多位群成员质疑隐瞒真实财产状况骗捐。
11月7日,水滴筹官方发布声明称,兰某飞多次向平台隐瞒家庭房产,目前所筹集的超27万善款将全部退还。记者了解到,兰某飞11月6日晚通过“退款群”,已向其余捐款人发起退款转账。
2019年10月,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的薛某伪造其父亲患有脑肿瘤的病例,在水滴筹平台发起虚假筹款,共骗取爱心人士善款15011元。
除了投机者利用水滴筹诈捐外,水滴筹曾通过地推人员在医院“扫楼”,引导患者及其家属发起筹款,并按单提成。这种行为引发了公众对平台审核机制的质疑,认为平台审核不严导致骗捐事件频发。
05
保险业务渐显疲态
以公益起家,实则做保险生意,可当公益口碑开始反转时,保险业务又能如此开展嘛?
在成立初期,通过大病筹款和网络互助,水滴为线上保险销售打造用户教育场景,激发了用户的保险保障意识,捐款人和互助会员为水滴保险商城带来新用户。但由于网络互助的合规性一直遭遇监管拷问,水滴公司递交招股书之前终止了水滴互助业务。
2020年可以说是水滴公司保险业务的高光时刻,得益于水滴公司依靠着水滴筹和水滴互助,主攻下沉市场,构建生态圈,迅速积累海量用户数据,然后转化为保险客户,在短期内成功实现弯道超车,水滴公司的保险业务收入为26.95亿元,同比增长100%。
然而,水滴筹服务费争议的出现,水滴公司保险业务也开始陷入滞涨状态。
2021年,水滴公司的保险业务收入为28.27亿元,略有增长,不过这“略微增长”到2022年就变成了“同比下降”,水滴公司的保险业务收入在2022年为23.4亿元,随后2023年也同样为23.4亿元,勉强持平,而2024年尚未公布保险业务收入。
种种压力之下,“水滴筹”会否成为网友们调侃的“水滴愁”呢?
微信订阅
欢迎通过邮局渠道订阅2025年《电脑报》
邮发代号:77-19
单价:8元,年价:400元
编辑|张毅
审核|吴新
爆料联系:cpcfan1874(微信)
壹零社:用图文、视频记录科技互联网新鲜事、电商生活、云计算、ICT领域、消费电子,商业故事。《中国知网》每周全文收录;中国科技报刊100强;2021年微博百万粉丝俱乐部成员;2022年抖音优质科技内容创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