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
近期多地流感高发,据中国疾控中心最新数据,目前流感病毒阳性率持续上升,其中99%以上为甲流。流感药物之一玛巴洛沙韦再度受到患者追捧,有个别地区传出供货紧张且涨价“高到离谱”,更是有药店定价高至300元。抗流感“神药”价格大涨,且多地出现断货现象,为了避免民众盲目跟风,相关部门对此进行了紧急提醒。(1月7日光明网)
在用药方面,平时民众能够保持理性。但由于短期内抗流感“神药”涨价幅度过大,不排除有人开始有所心动或行动。比如,既然大家都去抢购这类药,有人就会担心价格持续上涨,自己需要时只能出高价购买,认为不如现在就加入到抢购的队伍中,先囤一点货再说。
抢购和囤积药品,会导致药品滥用。有人认为一旦患上流感,越早抗病毒越受益,因此不等医生诊疗,只要出现相关症状,就开始服用奥司他韦、玛巴洛沙韦等抗流感病毒药品。甚至出于“没病防病、有病治病”等心理,在没有出现任何症状的情况下,先让自己和家人服药再说。
进一步而言,难免有药品经营者想趁流感高发大赚一笔,因此制造焦虑、哄抬药价,从而牟取暴利。甚至一些没有经营药品资格的个人,在看到抗流感“神药”如此受追捧之后,也想买进一些,等到价格再次涨高后倒手抛售赚钱。
这些想法和做法,是迷失在抗流感药价格“涨声”中的典型表现,其结果是,相关人员不仅无法从中获益,反而可能为此付出巨大代价。比如非理性囤积药品,可能导致药品过期而遭受经济损失,滥用药品则会让健康付出巨大代价。违法销售药品,既会让自己成为高价药品的“接盘侠”,从而蒙受损失,还可能受到法律的相应惩处。
流感药涨价导致的跟风心理和牟利冲动让人迷失,要想避免出现这种现象,个人保持内心平静至关重要。及时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的好办法。有人认为现在接种似乎来不及预防当前的流感,但流感疫情不会很快平息,而流感疫苗接种后一两周就会产生较好的免疫力,现在接种是很可行的。此外,外出戴口罩、不聚集、保持社交距离等个人防护措施对于预防流感也至关重要,这些好的个人卫生习惯要持续保持下去。
退一步讲,即使自己和家人患上了流感,也不能自作主张,而是应该及时接受正规的诊疗,由医生进行诊断并决定是否用药、如何用药。如此才能最大限度地保护好自己和家人,避免错误的预防和治疗举措增加风险和带来损失。
流感是人类的“常客”,每到流感流行季,预防和治疗流感的一些错误做法都会产生。针对流感等常见疾病强化科普,对滥用药品等现象加大监管与治理力度,尤其对炒卖药品等违法行为决不手软,如此才能将更多人从流感药涨价的迷失中唤醒,能够用更加理性的态度和更加科学的策略,应对流感等季节性疾病导致的感染高峰。
作者 唐传艳
责任编辑 何丹 陈洁
责任校对 罗秋旭
主编 武熙智
终审 编委 李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