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
天气寒冷后,大家都喜欢去澡堂泡澡,尤其是近年来城市温泉澡堂的兴起,成为亲子吃喝玩一站式休闲综合场所,很多家长喜欢带着孩子前往体验。但泡澡的同时发生的意外事故也很多,如跌倒、溺水、晕厥等屡见不鲜。
近日,安徽省儿童医院(安徽省妇幼保健院 复旦儿科安徽医院)儿童呼吸科就收治了一名7岁因泡澡而溺水的儿童。 据家长回忆,1月2日下午,爸爸带祥祥(化名)去公共澡堂泡澡,约10分钟后祥祥感觉不适发生晕厥,整个人倒入浴池中。泡澡过程中,祥祥爸爸仅离开了不到两分钟,待爸爸回来,发现祥祥已面色青紫,呼之不应,全身瘫软,爸爸立即进行拍背,胸部按压等处理,祥祥逐渐苏醒,拨打120立即送至该院急诊。入院后,祥祥被确诊为吸入性肺炎,经过医护及时的治疗及精心的护理,目前已顺利出院。 据副主任医师王彦介绍,泡澡时发生晕厥的常见原因有血管扩张、通风不良、过度疲劳等。王彦主任特别提醒大家,冬季带孩子去浴室泡澡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泡澡水温不宜过高 一般来说泡澡水温以40℃左右为宜,水温过高或过低,都可能给心脏增加负担。高温的洗澡水会使人体体表血管扩张,导致血液集中在体表,回心血量减少、血压下降,从而引发脑部供血不足而晕厥。 2.泡澡时间不宜过长 泡澡时间过长,容易使人疲劳,易引起心脏缺血、缺氧,甚至诱发心血管疾病。冬季洗澡尽量控制在5—10分钟。 3.注意适当通风 浴室内空间相对封闭,如果通风条件差,氧气含量会逐渐减少,使人缺氧而晕厥。浴室泡澡要注意适当通风,保持浴室空气流通,可以打开排风扇或少开点窗户。 4.哪些情况下不适宜泡澡 空腹泡澡时,身体能量储备不足,泡澡过程中能量消耗导致血糖降低,大脑缺少能量供应也会晕厥。在身体疲惫的状态下泡澡,身体可能难以适应环境变化而出现晕厥。饱餐后不能立马泡澡,吃饱后的身体正在积极消化食物,如果我们在这个时候立即泡澡,外部的热水和蒸汽会加速身体表面的温度上升,进而增加心率和血压。 5.注意洗澡顺序 冬天泡热水澡,如果温热的水突然从头而至,会使大量血液集中到血管扩张的皮肤表面,导致心、脑等缺血。泡澡前先用热水冲冲脚,待脚部温暖后再慢慢往身体其他部位淋水,让身体有个逐渐适应的过程。 6.视线别离开孩子 泡澡前备齐所需物品,避免因拿取物品离开孩子。泡澡时,家长不要去干其他事,一刻也不能分心,以免孩子发生溺水、跌倒等不测。 7.汗蒸需谨慎 洗浴中心的汗蒸房要根据自身情况来考虑,特别是对于孩子们,以免温度过高造成晕厥。 洗澡是平日里再平常不过的一件小事,千万不要让小事变成揪心的大事,需要我们时刻注意洗澡安全,即使是孩子在家里洗澡,大人们也要做好看护。(吴竞博 肖慧)